二、香蕉(台灣香蕉研究所)
(一)三要素推薦量(克/株/年)
苗別 |
氮 素 |
磷 酐 |
氧化鉀 |
組培苗 |
165-220 |
80-110 |
330-440 |
吸芽苗 |
165-220 |
80-110 |
330-440 |
宿根苗 |
110-165 |
55-80 |
220-330 |
註:(1)本推薦量適合於一般平地蕉園,坡地蕉園可酌情略增,實際施用量仍應依土壤質地與肥力分析結果作適當調整。蕉園土壤至少應隔年委請相關單位進行土壤肥力檢驗。
(2)最適合香蕉生長的土壤為土層深厚(>1公尺)、排水良好、富含有機質、pH值5.5-6.8的壤土、坋質壤土或坋質黏壤土。
(3)在輪作地或水田轉作地植蕉時,整地的耕犁深度若淺(<30公分),蕉株在中株期以後的根系發育將受到限制,施肥效益亦將顯著降低,尤其是在多雨季節(6-9月間)。是故耕犁整地宜深且應以大型機具進行,並作好蕉園排水。
(4)4號複合肥料(11-5.5-22)為目前最適合蕉園之複合肥料,其推薦量在一般蕉園為1.5-2.0公斤/株/年。
(5)單質肥料或其混合肥料亦可作為施肥選擇,惟三要素(氮-磷酐-氧化鉀)的施用比例應維持在2-1-4至2-1-6之間。
(二)施肥時期及分配率(%)
施用時期 |
種植後 |
|||||
1個月 |
2個月 |
3個月 |
4個月 |
5個月 |
6個月 |
|
分配率 |
5 |
10 |
20 |
30 |
20 |
15 |
4號複肥用量 |
75-100 |
150-200 |
300-400 |
450-600 |
300-400 |
225-300 |
(三)施肥方法
1.蕉農在香蕉栽培計畫中應先依據經驗及土壤資訊,設定全期肥料施用量,在中株期(花芽分化始期或是植後3-4個月)施用半量以上,其餘用量則於蕉株抽穗前後施用完畢,抽穗後無施肥必要。
2.施肥次數應視土壤特性與生長季節的氣候條件作彈性調整。例如,排水良好的砂質地宜增加施肥次數,並減少每次施用量。連續多雨季節則應延後施肥,必要時得把握雨停時機作少量施肥,避免肥效降低。浸水蕉園務必在排水完成,土壤含水量大幅降低後始可少量施肥,以免造成肥傷。
3.施肥位置:中株期前,在植株葉片生長所及之地面範圍內行環狀撒施。中株期後,在離植株30公分以外至葉片生長所及之地面範圍內行環狀撒施。坡地蕉園宜施用在蕉株上坡位置。
4.以實際效益而言,堆肥在蕉園中可視為土壤改良劑,施用量由耕者自行決定。堆肥的選用應以分解緩慢、價廉、無二次污染之虞為原則。堆肥可儘早於整地時全量施用,並與土壤充分混合,不宜作表土撒施。施用後之土壤宜保持濕潤,7-10天後始可定植組培蕉苗,以免傷害蕉株根系。堆肥若選在中耕時施用,則應避免開溝時損傷根系。
5.交換性鉀含量較低(<150 mg/kg)的土壤,應分次增施氯化鉀300-500克/株,以滿足香蕉植株的高需鉀特性。
(四)石灰之施用
香蕉生長所能適應的土壤pH值範圍甚廣,從4.0-8.5均可。強酸性土壤(pH值低於5.5)多有缺鈣(交換性鈣< 1200 m g/kg)、鎂(交換性鎂< 140 m g/kg)的現象,可施用石灰、苦土石灰(白雲石粉)或蚵殼粉等石灰資材補充,同時可矯正土壤酸度,整地前撒施後耕犁與土壤充分混合。非酸性土壤有鈣鎂不足時,則可以硫酸鈣及硫酸鎂等補充之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