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水稻合理化施肥~~2

 

良質米的栽培是利用土壤培養水稻根部,水稻根部培養地上部的莖,葉及穗,因此施肥技術首重地力的培養.豐富的有機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及生物性質,增進地力.一般綠肥作物翻耕後至少要經過15天以上的發酵時間才可以種植水稻,否則水稻生長會受影響.

良質水稻的合理化施肥,除因肥料用量準確精簡而降低生產成本外,也會因肥料的有效控制而減少無效分孽的發生,及降低上位葉與下位節間的長度,不但增加水稻株間的通風性,減少病蟲害發生,亦會減低生育後期倒伏的發生,並提高稻米品質.

高肥料量的施用會導致枝葉茂盛,柔弱,不但易成為病虫害滋生的溫床,增加用藥成本與殘毒風險,更會使得水稻在曬田時的節間伸長期,因下部節位過度生長,導致生育後期的倒伏,發芽而減產,更是得不償失,長期高肥料量的施用更會致使土壤酸化,阻礙水稻對土壤養分的吸收,使得肥料越用越多的惡性循環.

其實水稻施肥的原則應該是建立在「掌握在正確的施肥時機比高肥量來的好」的觀念,因此,施肥的最佳時期是在水稻早期生長時期(約在插秧後25~30天內)的加速分孽,與生育中期的幼穗形成期(約在插秧後第一期作65,第二期作50)助長每穗粒數的增加,此種方法才是真正配合水稻發育來進行合理的肥料施用,才是省力,省時有效的將肥料全用於稻穀生產,而不像有些高肥料施用量的「膨風」稻田,看起來稻葉生長茂盛,實際上稻穀生長平凡.

前作綠肥的稻田,其氮素效應通常在曬田過後才展現,切不可為促進生育早期的發育而施用過多的氮肥,反而應該用適時排乾田間積水的方法,加速綠肥分解與礦質化,才能達到綠肥的真正效果.

其他有效的土壤管理以增加地力的方法有:(1).稻殼或稻桿切碎掩埋稻田.(2).逐步深耕以擴大表土容積.(3).使用矽酸爐渣調整酸性土壤.(4).利用客土改良土壤質地,使稻田成為壤土或沙壤土.

合理化施肥所獲得的水稻產量,雖不像大量施肥的高產,但就成本效益而言,卻可以獲得較佳的效益.

米粒蛋白質含量一般介於5%~7%,含量若達8%以上時,即有可能是因為稻田氮肥施用過量,或過遲施用,引起米粒中蛋白質含量偏高,當米粒中蛋白質的含量較高時,稻米的外觀色澤稍差,煮成的米飯則米粒較硬,口感較差,此種情形可藉由米值分析報告的結果來調整施肥的方式,及肥料用量,以改善稻米品質.米值分析可以將 一公斤 之乾燥稻穀,送至附近的農業改良塲稻作研究室辦理米質分析,分析項目包括稻米外觀(完整米粒,胴裂粒,心腹白粒,被害粒比率等),米粒蛋白質含量,直鏈澱粉含量,新鮮度,食味值及味度值等多種項目.

 

◎栽培要點及注意事項:

   插秧時應注意栽培密度不可過高,生育前期需施用肥料以增加

  分蘗,發揮高產潛能;生育中期應曬田以抑制無效分蘗,促進

  稻根活力並防止倒伏;生育後期則應視葉片顏色酌施穗肥,適當

  之氮肥總施量仍須視栽培地區,地力肥瘠,栽培田之前作物及氣

  象因素等酌量增減,同時為確保優良米質,水稻抽穗後田間須保

  持適當水,至收獲前7天再行斷水,以利收穫.至於病蟲害應依

  照病蟲害預測警報及田間實 際發病情形,適時以經濟防治之準

  則防治.

 

◎中部地區農民種植水稻施肥量(1995~1997年資料).(超量施肥).

 

     

     

------------公斤/公頃------------

第一期作

226~313

58~85

101~124

第二期作

227~311

55~86

100~136

 

 資料參考:2000年《合理化施肥技術》台中農業改良塲編印.

arrow
arrow

    樂耘之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